登录
[唐] 蒋贻恭
出得门来背拄天,同行难可与差肩。
若教倚向闲窗下,恰似箜篌不著弦。
原诗“出得门来背拄天,同行难可与差肩。若教倚向闲窗下,恰似箜篌不著弦。”是一首对“伛背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形象的独特见解。
现代文译文:
走出家门,背脊如天柱般高耸,同行的人难以与你并肩。如果让你倚靠在闲窗下,你会像箜篌一样,虽然存在却弦声全无。
首先,这首诗通过对“伛背子”形象的描绘,揭示出人生的独特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体特征,即使是微小的细节,如“伛背子”的体态,也有其特殊的美学价值。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其次,诗人通过对“同行难可与差肩”的描绘,反映出生活中的种种不公与不平。在这个社会里,许多人为了所谓的“常规”和“标准”而失去自我,努力迎合外界的标准,而不是勇敢地接受自己和内心的声音。但是在这首诗中,“伛背子”没有寻求与其他人的相似性,而是坚持自己的独特性,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最后,“若教倚向闲窗下,恰似箜篌不著弦”两句则表达了对个体独特性的尊重和赞美。无论你身形如何,只要你勇敢地接受自己,坚持自我,你就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无论外界是否能够听见。正如箜篌不靠弦也能奏出美妙的音乐,你也能够在你独特的道路上,奏出你的旋律。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个体独特性的赞美,提醒我们要勇敢地接受自己和内心的声音,无论外界如何评判。这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需要学习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