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客楼》宋周弼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周弼

《客楼》原文

水国秋清潮半生,越王台殿销荒城。

西楼一夜思归客,斜倚朱栏独听笙。

现代文赏析、翻译

客楼

宋 周弼

水国秋清潮半生,越王台殿销荒城。 西楼一夜思归客,斜倚朱栏独听笙。

这是一首羁旅怀乡的诗。首句写清秋时节,客楼独坐,潮声半生,触动思归之情。次句引入越王台殿,更勾引起怀旧之思。三句写思归,四句写独听笙乐。景中见情,又情中带景,读来倍感凄恻。

首句写清秋时节,诗人客居水乡,独自一人在楼中居住,此时此刻,潮声阵阵,客在他乡,思归之情油然而起。一个“清”字,把此时的秋月秋水、客子心情渲染得十分清澈。这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哀婉的基调。“越王台殿销荒城”,是对时代变迁做出的痛楚呼唤。“销”含毁灭之音。眼前台殿的坍塌毁坏表明什么?南宋临安,曾经的王气箫条、鬼火颓墙应该也在召唤着国的终亡,唤不回依靠冤抑获罪、侥幸得官的一代忠诚将士的精神上的倒戈!因而这个“销”字又是诗人对苟安偷生者的无声责难与痛斥。

“西楼一夜思归客,斜倚朱栏独听笙。”这两句以西楼为背景,将所有的情感集中于此。一个“一夜”说明什么呢?说明诗人的思归之心积久难返;一个“独”字说明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难以排遣。越是美好的事物越是能衬托出诗人的落寞与寂寥。越是喧闹的场景越是能衬托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助。此刻西楼之上,朱栏之外,笙乐悠悠,诗人却是如此的孤寂与哀伤。所以这两句所表达的感情是如此的深沉而凄婉。

这首诗运用了映衬、反衬的手法,把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全诗悲婉并现,萦回往复、低沉郁闷的感情和情绪很协调;也是主人翁厌弃无奈心境的真实表现;自身的所作所为所说的皆可怜、可悲悯并给予强烈的同情;“朱栏”“笙”越是契合文题的秋景为主角创造越惆怅悲感背景、基调.读者也更易于领略秋意和哀情的连体关联的感觉.这样的情感流露得很真挚,同时也有很大的感染力。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