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韦承庆简介,韦承庆的诗有哪些

韦承庆作为初唐向盛唐过渡时期的诗人,其诗作虽存世不多,却展现出独特的承启价值。他的《南行别弟》以'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的质朴语言,开创了盛唐山水抒怀的先声;应制诗《折杨柳》中'万里边城地,三春杨柳节'的雄浑气象,已初显盛唐边塞诗风骨。作为武则天时期的重要文臣,其骈文创作影响了张说等开元文宗,而五言诗的清丽风格直接启迪了王维的早期创作。虽被'文章四友'的光芒所掩,但诗人在律诗定型过程中的探索,以及将南朝绮丽与北朝刚健相融合的尝试,实为盛唐诗歌高潮的重要铺垫。

韦承庆简介

韦承庆(约659—707),字延休,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出身官宦世家,其父韦思谦为唐高宗朝宰相。承庆于武周时期进士及第,历任凤阁舍人、天官侍郎等职,后因依附张易之兄弟被贬岭南,中宗复位后召还,官至黄门侍郎。其诗多应制奉和之作,风格典雅工稳,代表作《南行别弟》情感真挚,展现其诗歌另一面。与宋之问、沈佺期等宫廷诗人交游,对律诗定型有所贡献。原有集,已佚,《全唐诗》存其诗七首。其生平经历反映了武周至中宗朝政治动荡中文人的典型命运。

韦承庆生平

韦承庆(约656-706),字延休,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出身官宦世家,其父韦思谦为唐高宗朝宰相。承庆少时聪颖,弱冠举进士,初任雍王府参军。武则天时期历任凤阁舍人、天官侍郎等职,以文才见重。神龙初年(705年)拜相,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扶阳县子。后因依附张易之兄弟被贬为高要尉,卒于贬所。其诗以应制奉和为主,《全唐诗》存录其作七首,代表作《南行别弟》情感真挚。其弟韦嗣立亦为著名文士,兄弟并称"二韦"。

韦承庆代表作

韦承庆是初唐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南行别弟》《凌朝浮江旅思》等。其诗多写羁旅愁思与兄弟情谊,语言简净,情感真挚,体现了初唐诗风由六朝绮丽向盛唐气象的过渡特征。《南行别弟》中"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以江水喻离情,意境开阔而余韵悠长;《凌朝浮江旅思》则通过"山光晴后绿,江色晚来清"的清新笔触,展现其写景抒情的艺术功力。韦诗既保留齐梁体的精致,又初具唐诗的浑融气象,在初唐宫廷诗向山水田园诗的转变过程中具有独特价值。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