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方壶简介,宋方壶的诗有哪些

宋方壶作为元代诗人,其诗词创作在元末文坛占有一席之地。他善用白描手法,语言质朴自然,常以隐逸生活为题材,展现乱世中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其散曲创作尤为突出,风格清丽疏朗,如《山坡羊·道情》等作品,将道家思想与世俗情怀相融合,在元代散曲史上具有独特价值。虽存世作品仅数十首,但以'松风满耳闻仙籁'的意境营造和'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的色彩运用,体现了元曲由俗入雅的过渡特征。总体而言,诗人继承了张可久等清丽派曲家传统,在元代诗词曲融合的创作潮流中,形成了个人淡远萧散的风格,对研究元末文学风貌具有特殊意义。

宋方壶简介

宋方壶,元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元末明初。其名不见于正史,仅存少量诗作传世。据零星记载推测,或为隐逸文人,常以"方壶"自号,取意海上仙山,暗喻超脱尘世之志。其诗风清峻奇崛,善用比兴,多写山水田园与隐逸情怀,如"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等句,颇具王维遗韵。现存《方壶集》三卷,收录诗作百余首,其中《秋日山居》《渔父词》等篇,以简淡笔墨勾勒出元末乱世中知识分子寻求精神净土的心境。时人评其诗"得陶谢骨,具韦柳神",然因流传不广,后世影响有限。

宋方壶生平

宋方壶(约1270—1340后),名子正,号方壶,元代诗人、隐士。祖籍华亭(今上海松江),后寓居钱塘(今杭州)。出身书香门第,早年习儒,后绝意仕进,筑室西湖畔,自号"方壶",取"方外之壶天"意。工诗善画,与张雨、黄公望等交游,作品多写隐逸之趣与湖山胜景。其诗清丽脱俗,如《凭阑人·客有吴郎吹洞箫》等散曲作品传世。晚年潜心道教,游历江南名山,卒年不详。今存小令13首,套数5套,载于《全元散曲》,展现了元代隐逸文人的精神风貌。

宋方壶代表作

元代诗人的代表作包括《山坡羊·道情》《水仙子·叹世》等散曲作品。其作品多表现隐逸情怀,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明快,善用白描手法勾勒山水田园之趣。诗人的散曲常以简练笔触抒写闲适生活,如"青山相待,白云相爱"之句,意境悠远;又能在平淡中见深意,如"不如归去"的慨叹,暗含对现实的疏离。其作品既延续了元代散曲的通俗化倾向,又融入了文人雅士的隐逸志趣,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元散曲中占有重要地位。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