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冯谖客孟尝君》先秦战国策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先秦] 战国策

《冯谖客孟尝君》原文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现代文赏析、翻译

《冯谖客孟尝君》现代文赏析

【原文再现】 (此处省略原文)

【现代文解析】

一、奇士登场:以"无能"示人的大智若愚 冯谖初至孟尝君门下时,面对"客何好""客何能"的询问,连续以"无好""无能"作答。这种反常的自我贬低实则是智者的试探:既检验孟尝君的容人之量,又为后续的"市义"之举埋下伏笔。当其他门客嘲笑他"贪而不知足"时,他通过三次弹铗而歌的戏剧性方式,逐步争取到"食鱼""乘车""养亲"的待遇,展现出诗人士特有的"以退为进"智慧。

二、薛地市义:超越时代的政治远见 奉命收债时,冯谖问"以何市而反",孟尝君答"视吾家所寡有者",这本是寻常对话,却成为展现政治智慧的契机。冯谖发现孟尝君府库充盈,唯独缺少"义"这种无形财富。他"矫命焚券"的举动,表面看违背常理,实则是深谙"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政治哲学。当孟尝君不悦时,历史已为这个决策写下注脚——后来薛地百姓"扶老携幼"相迎,验证了"市义"的价值。

三、三窟之谋:立体化的生存智慧 冯谖提出"狡兔三窟"理论,为孟尝君构筑了多维保障:薛地民望为根基,梁国虚位造势,齐王被迫请回形成政治平衡,最后立宗庙于薛完成制度性保障。这种层层递进的布局,展现了诗人士"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战略思维。其中"梁使三反"的细节描写,生动再现了冯谖"欲擒故纵"的博弈艺术。

【人物对比】 孟尝君与冯谖构成鲜明对照:前者代表传统贵族"见利忘义"的局限,后者体现新兴士阶层"以义为利"的远见。当孟尝君困惑于"市义奈何"时,正暴露了贵族政治的短视;而冯谖"焚券"的果决,则预示着士人阶层将以全新政治理念登上历史舞台。

【现实启示】 1. 人才识别需要突破表象:孟尝君最初因冯谖"无能"的表象而轻视,后因其才能而惊叹,提醒现代管理者要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识人智慧。 2. 民心是最根本的政治资本:冯谖"市义"的实质是政治信用投资,这对现代组织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3. 风险防范需要系统思维:"三窟"理论启示我们应对危机需要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文学价值】 本文通过"弹铗三歌""焚券市义""三窟定策"三个标志性场景,以递进式结构展现谋士风采。人物对话简练传神,"长铗归来乎"的复沓吟咏形成独特韵律,而"市义"与"三窟"的比喻更成为流传千古的政治智慧结晶。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