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甲子岁书事(时会昌四年,讨刘稹也)》唐杨乘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杨乘

《甲子岁书事(时会昌四年,讨刘稹也)》原文

竖子未鼎烹,大君尚旰食。

风雷随出师,云霞有战色。

犒功椎万牛,募勇悬千帛。

武士日曳柴,飞将兢执馘。

喜气迎捷书,欢声送羽檄。

天兵日雄强,桀犬稍离析。

贼臂既已断,贼喉既已扼。

乐祸但鲸鲵,同恶为肘腋。

小大势难侔,逆顺初不敌。

违命固天亡,恃险乖长策。

虿毒久萌牙,狼顾非日夕。

礼貌忽骄狂,疏奏遂指斥。

动众岂佳兵,含忍恐无益。

鸿恩既已孤,小效不足惜。

腐儒一铅刀,投笔时感激。

帝阍不敢干,恓恓坐长画。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甲子岁书事

杨乘

竖子未鼎烹,大君尚旰食。 风雷随出师,云霞有战色。 犒功椎万牛,募勇悬千堇。 武士日曳柴,飞将兢执馘。 喜气迎捷书,欢声送羽檄。 天兵日雄强,桀犬已狼顾。 仇除身益危,国泰锋自戢。 礼仪乱骄矜,忠鲠忽猖勃。 小大势难侔,逆顺初不敌。 帝阍不敢干,遑遑坐长策。 我虽一铅刀,投笔亦感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乘在会昌四年(甲子岁)讨伐叛将刘稹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担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希望朝廷能够采取正确的策略来处理国家大事的愿望。

首联“竖子未鼎烹,大君尚旰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担忧和对皇帝的敬仰之情。竖子未鼎烹,指的是国家大事还没有解决,需要皇帝亲自处理,而大君尚旰食则表达了皇帝为了处理国家大事而夜不能寐的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颔联“风雷随出师,云霞有战色”,通过描绘出师时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期待和紧张之情。风雷随出师,表达了出师时的气势和决心;云霞有战色,则表达了战争即将来临的紧张和激动之情。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紧张和激动之情。

颈联“犒功椎万牛,募勇悬千堇”,表达了诗人对军队的期待和赞美之情。犒功椎万牛,指的是军队胜利归来时皇帝犒赏将士的场面;募勇悬千堇,则表达了朝廷招募勇士的决心和勇气。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军队的场面来表达诗人对军队的赞美之情和对国家的忠诚之心。

尾联“我虽一铅刀,投笔时感激”,表达了诗人虽然只是个普通的文人,但也会用自己的笔来表达对国家的关心和忠诚之意。投笔时感激,表达了诗人虽然身份卑微,但也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关心之意。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自尊和自信,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高尚情操。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担忧以及对朝廷的忠诚之情的表达,展示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爱国精神。现代译文为:在这个时候,虽然我力量微小,但也希望用我手中的笔来传达我对国家的关心和支持,期待朝廷能够采取正确的策略来处理国家大事。同时也要保持警惕,随时准备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