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萧遘
南国韶光早,春风送腊来。
水堤烟报柳,山寺雪惊梅。
练色铺江晚,潮声逐渚回。
青旗问沽酒,何处拨寒醅。
原创赏析:
《春诗》是唐代诗人萧遘的一首优美的春日诗,描绘了南国早春的美丽景象,充满了对春天的喜悦和期待。
首句“南国韶光早”,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点出了南国春天的早来,赋予了整首诗以时间和空间的味道。诗人身处南方,感受着春天的脚步,感受到南方与北方的不同之处,这种独特的感觉通过这句诗表达出来。
“春风送腊来”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腊”字,使得诗句富有诗意和层次感。春风送暖,腊月寒冬已过,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而至。
“水堤烟报柳,山寺雪惊梅”两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水堤上的柳树在烟雾中朦胧可见,山寺里的梅花则在春雪中静静绽放,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练色铺江晚,潮声逐渚回”两句,诗人用色彩鲜明的词语描绘了江面的晚景,又以动态的“潮声逐渚回”表现出江水的流动。在这里,诗人用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元素描绘了春天的江景。
最后两句,“青旗问沽酒,何处拨寒醅”,诗人借市招上的酒旗,询问何处可以买到酒,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欢庆和期待。一句“何处拨寒醅”,更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期待和欢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国早春的美丽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期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细节,使得整首诗富有层次感和动态感,读来令人陶醉。
现代文译文:
南国的春天总是来得特别早,春风送来了新年的腊月。在堤岸边,薄烟笼罩着柳树,像是在预报春的消息;而在远处的山寺,依然白雪皑皑,好像冬天还没离去。平静的江面上仿佛铺上了白练,反射着落日的余晖;江水在涨潮,像是要将岸边的沙洲拥回远方。温暖的春天,你可以去哪里找寻呢?是那些刚摆出来的美酒吗?哦,远处有青旗在招手,说不定哪处小摊上就有商家刚刚酿出的清酒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