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隐之作为东晋诗人,虽存世诗作仅《酌贪泉》一首,却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其诗以'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的警句,将廉政主题提升至哲理高度,开创了以物喻廉的新范式。这种将道德训诫诗化的表达方式,影响了后世咏物言志诗的创作路径。作为'广州刺史清廉派'的代表,其诗风质直刚健,摒弃了当时盛行的玄言习气,以简练意象传递深刻的政治伦理,在晋宋之际的诗歌转型中具有过渡意义。虽文学成就未臻一流,但其人其诗共同构建的廉政文化符号,成为后世文人标榜节操的精神图腾。
吴隐之(约380-440),字处默,东晋末年至南朝宋初年诗人,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寒门,少时聪颖好学,曾任著作佐郎、中书侍郎等职。其诗风清峻超逸,善写山水田园,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元嘉三大家"。代表作《登池上楼》以"池塘生春草"之句闻名,展现自然生机与诗人感悟的完美融合。晚年隐居会稽,创作多反映隐逸之趣与人生哲思,对后世山水诗发展影响深远。其作品现存五十余首,收录于《诗人集》。
吴隐之(?—413),字处默,东晋著名廉吏、诗人。祖籍濮阳鄄城(今属山东),后迁居建康(今南京)。少孤贫,勤学自立,以孝廉闻名。历任尚书郎、御史中丞等职,为官清正,不畏权贵。安帝时出任广州刺史,当地多珍宝,前任皆贪腐,隐之赴任后清廉自守,曾饮"贪泉"明志,赋诗云:"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后官至度支尚书,卒赠左光禄大夫。其诗现存四首,以《酌贪泉》最为人称道,展现其刚正品格。
吴隐之是东晋著名廉吏兼诗人,其代表作《酌贪泉诗》以"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闻名,展现了其高洁品格。他的诗歌多取材于仕宦经历,风格质朴刚健,善用典故表达清廉自守之志,如以伯夷、叔齐自喻。作品虽存世不多,但语言简练有力,意境深远,体现了"文以载道"的创作理念。其诗作将个人操守与诗歌艺术相结合,在魏晋玄言诗盛行的时代独树一帜,成为后世称颂的廉政文化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