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阳作为西汉初期重要的辞赋家,其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政论散文与辞赋创作。虽诗作传世极少,但其《狱中上梁王书》以骈散相间的文风、雄辩的论说艺术,展现了汉代政论散文向骈俪化发展的过渡特征。其作品情感激越、辞采飞扬,对建安文学慷慨文风的形成具有先导意义。在诗歌领域,其《酒赋》等残篇虽属楚歌体,但已显露汉代骚体诗向五言诗演变的痕迹。作为'梁园文学群体'核心成员,他与枚乘等人共同推动了汉赋的成熟发展,虽诗名不显,却在汉代文学由散入骈、由骚变五的关键转型期留下了独特印记。
邹阳(约前206—前129),西汉文学家,齐(今山东)人。早年以文辩著称,与枚乘、严忌等并称"梁园宾客"。初仕吴王刘濞,后因谏阻谋反不纳,转投梁孝王门下。其代表作《狱中上梁王书》以骈俪铺陈见长,援引史典申辩冤屈,文风雄辩恣肆,开汉代政论散文先河。虽诗作多佚,然《西京杂记》载其"酒赋"残句,可见才情。后因公孙诡事件牵连下狱,虽得赦免,终抑郁而卒。刘勰评其文"气盛而情密",在汉初文学由辞赋向政论转型中具重要地位。
邹阳(约前206年—前129年),西汉著名辞赋家、政论家。初为吴王刘濞门客,以文辩著称。吴王谋反时,诗人上书谏阻未果,遂投梁孝王门下。后遭谗下狱,于狱中作《狱中上梁王书》,以史为鉴,剖白心迹,文辞慷慨,终获赦免。孝王卒后归隐,晚年事迹不详。其文风雄辩犀利,善用典故,《汉书·艺文志》录有《诗人》七篇,今多散佚。与枚乘、严忌并称"梁园三杰",为汉初散文向辞赋转型的代表人物。
邹阳是西汉初期著名辞赋家,其代表作《狱中上梁王书》以骈散结合的文风著称。该作品创作于蒙冤入狱期间,运用大量历史典故与精妙比喻,既展现了雄辩的才思,又流露出悲愤之情。文中"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等名句,成为后世传诵的经典。诗人作品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善用排比对仗,句式整齐而富有韵律;二是典故运用自然贴切,彰显深厚学养;三是情感真挚强烈,在理性论述中饱含个人遭际之痛。其文风上承战国策士的雄辩传统,下启汉代骈文先河,在汉初文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