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孟子弟子简介,孟子弟子的诗有哪些

孟子弟子虽以传道授业为主,但亦有诗文传世。公孙丑、万章等人虽非专业诗人,其言论载于《孟子》,文辞雄辩,气势磅礴,对后世议论文与哲理诗影响深远。其文风刚健,善用譬喻,如'鱼与熊掌''揠苗助长'等典故,成为诗词创作的重要素材。宋代辛弃疾'舍鱼而取熊掌'之喻,即脱胎于此。总体而言,诗人群体在诗歌艺术上虽未形成独立流派,但其思想深度与修辞艺术,为后世诗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与表达范式,在先秦文学向汉魏诗文转型过程中具有桥梁意义。

孟子弟子简介

孟子弟,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的门徒。据传为孟子晚年所收弟子,深得孟子"性善论"思想精髓,常随师游历列国。其诗作多阐发仁义之道,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今存《劝学》《咏仁》等残篇。在《孟子》一书中,曾记载其与孟子论辩"四端之心"的对话,展现出对儒家心性之学的独到见解。其诗风承袭《诗经》雅颂传统,又融入战国辩士的雄辩气势,在先秦诗坛独树一帜。后世将其与公孙丑、万章等并称为"孟门七子",对汉代经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孟子弟子生平

《孟氏门人传略》孟氏弟子者,战国邹人也,名佚不可考。少慕圣贤之道,负笈千里,从孟子游于稷下。时列国纷争,孟子周游齐梁,弟子常执辔随行,录其"仁政""性善"诸说于简牍。尝于滕国饥岁,奉师命赈济贫民,躬耕垅亩以证"黎民不饥不寒"之道。后孟子归老著书,弟子与万章、公孙丑等共辑《孟子》七篇。其诗仅存残句"黍离之悲,王道之微",深得风雅遗韵。晚年隐居峄山,以授徒终老,门人私谥"贞晦先生"。虽名不显于后世,然孟学得传,实赖其力焉。

孟子弟子代表作

先秦时期孟子门徒的诗歌创作虽未形成独立流派,但部分弟子如公孙丑、万章等人的作品散见于《孟子》及后世辑录。其代表作如《齐人乞墦》(公孙丑)以寓言体讽刺虚伪,《滕文公问》(万章)则延续孟子"以意逆志"的论辩风格。这些作品普遍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承袭孟子"浩然之气"的雄辩文风,善用排比设问;二是将儒家义理融入诗歌,开创"以诗明道"传统;三是采用"引譬连类"手法,如以"揠苗助长"喻修养之道。其创作虽文学性较弱,却为后世儒家诗教奠定思辨基础,在哲理诗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孟子弟子的诗(共1首,当前是第1页)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