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人有负盐负薪者》唐李延寿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李延寿

《人有负盐负薪者》原文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创赏析:

唐代诗人李延寿所著《人有负盐负薪者》是一篇富有哲理的小故事,通过描述两个负盐负薪的人因羊皮所有权而发生争执,最终通过审问羊皮而找到真相的情节,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机智应对。

在现代文译文中,故事讲述了两个负重的人在树荫下放下重担休息。他们因一张羊皮的所有权发生了争执,各执己见,但久未果。最终,他们将此事告到了官府。

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县令并没有直接询问双方当事人,而是派遣他们离开,并对州纪纲说:“这张羊皮可以拷问出它的主人吗?”然而,下属们都没有回答。县令随即让人将羊皮放在席子上,用杖敲打它,发现有一些盐屑掉出来。县令说:“现在我知道真相了。”他让双方当事人来查看,背柴人最终低头认罪。

这个故事在现代生活中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它告诉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耐心寻找真相。同时,县令的智慧和冷静应对也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和矛盾,但只要我们保持冷静、耐心和智慧,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此外,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公正和法治精神。县令在处理争端时,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通过审问羊皮来找到真相。这种公正和法治精神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尊重法律和公正,以理性和智慧的态度面对问题和矛盾,而不是陷入混乱和冲突之中。

总的来说,《人有负盐负薪者》这篇文章是一篇富有哲理、智慧和人情味的优秀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风貌,也给现代人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李延寿诗词推荐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