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茂倩虽不以诗名世,但其编撰的《乐府诗集》百卷,堪称宋代乐府诗学的集大成之作。他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系统辑录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开创性地按音乐曲调分类编排,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珍贵的乐府文献。其'解题'部分考镜源流、辨章学术,展现出深厚的音乐文学修养。这部巨著不仅成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基础文献,更深刻影响了后世对乐府诗的认识与评价。郭氏虽非创作型诗人,却以文献整理之功,在宋代诗学建构中占据独特地位,其学术贡献远超一般诗人。
郭茂倩(1041-1099),字德粲,北宋著名诗人、音乐家。祖籍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后迁居开封。出身官宦世家,其父郭劝曾任礼部侍郎。熙宁六年(1073年)进士及第,历任太常博士、国子监丞等职。他精通音律,编撰《乐府诗集》一百卷,辑录汉魏至唐五代乐府歌辞,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重要文献。其诗作清新婉约,尤擅乐府体,现存诗三十余首,多描写田园风光与隐逸生活。晚年退居洛阳,与司马光、苏轼等交游。元符二年卒,享年五十九岁。其《乐府诗集》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收录乐府诗的总集,具有重要文献价值。
郭茂倩(约1041-1099),字德粲,北宋著名文学家、诗歌理论家。祖籍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出身仕宦之家。早年以诗才闻名,熙宁年间进士及第,历任著作佐郎、太常博士等职。元丰年间编撰《乐府诗集》百卷,系统辑录汉魏至唐五代乐府诗,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文献编纂的新体例。其编纂注重音乐与文学的关系,对后世乐府研究影响深远。晚年退居乡里,潜心著述。除《乐府诗集》外,另有《诗人集》二十卷(已佚)。其生平事迹散见于《宋史·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等文献,是中国诗歌史上重要的文献整理大家。
郭茂倩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其代表作《乐府诗集》辑录汉魏至唐五代乐府诗五千余首,按曲调分为十二大类,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该作系统整理了乐府诗歌发展脉络,保存了大量珍贵民歌,如《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等经典皆赖此集传世。其编纂特点鲜明:体例严谨,考据精审,每类前附解题详述源流;收录广博,兼收民间歌谣与文人拟作;注重音乐性,凸显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传统。郭氏以史家眼光梳理乐府演变,开创了诗歌总集编纂的新范式,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