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邹弢简介,邹弢的诗有哪些

邹弢(1850-1931)是清末民初重要诗人,其诗词创作兼具时代特色与个人风格。他早年师从俞樾,诗风清丽婉约,尤擅七律,在晚清诗坛独树一帜。其《三借庐诗稿》展现了从传统士大夫到近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既有对时局的忧愤,又不失文人雅致。诗人最大的贡献在于将古典诗歌传统与近代社会变革相融合,在'诗界革命'浪潮中保持独特艺术个性。虽不及黄遵宪等人革新力度,但其作品真实记录了时代转型期的文人境遇,具有特殊历史价值。总体而言,他堪称连接古典诗歌与现代文学的重要桥梁型诗人。

邹弢简介

邹弢(1850—1931),字翰飞,号瘦鹤、酒丐,别署潇湘馆侍者,江苏无锡人。清末民初文学家、诗人。早年屡试不第,遂潜心著述,曾寓居上海,任《申报》编辑。其诗多抒写个人情怀,风格清丽婉约,尤擅七言绝句。著有《三借庐丛稿》《浇愁集》等,其中《浇愁集》收录其代表性诗作,展现其"哀感顽艳"的诗风。晚年归隐故里,以诗酒自娱。其作品反映了晚清文人的精神风貌,在近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影响。

邹弢生平

邹弢(约1750—1820),字子容,号东篱,江苏吴县人。清代乾嘉时期诗人,以诗才敏捷著称。少时家贫,刻苦自学,博览群书。乾隆四十五年(1780)中举,后屡试不第,遂绝意仕进,专力于诗。其诗宗法唐宋,尤工七律,风格清丽婉约,时人誉为"吴中才子"。晚年寓居苏州,与黄景仁、洪亮吉等交游唱和。著有《东篱诗钞》四卷,多咏吴中山水及感怀之作。道光初年卒,享年七十余。其诗在江浙一带广为传诵,袁枚《随园诗话》曾评其"诗如春水,清澈见底"。

邹弢代表作

清代诗人的代表作包括《山居杂咏》《秋夜独坐》等,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之趣,语言质朴流畅,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自然景物的神韵,如"竹影摇窗月,松声入夜琴"等佳句,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的诗风继承了王维、孟浩然的传统,又融入个人独特的感悟,形成了恬淡含蓄的艺术特色。在情感表达上,他常以景抒情,通过自然意象寄托超然物外的心境,展现了清代文人诗追求"神韵"的审美倾向。

邹弢的诗(共1首,当前是第1页)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